从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中的红旗残影,到邓子恢纪念馆里的民生手稿,再到后田暴动旧址的枪声回响……7月20日,bet356全站网页版登录入口“八闽赤心溯源”实践队,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姚福清和团委副书记杨海洋的带领下,来到“行见八闽”之龙岩站,怀敬仰之心,探寻闽西大地的革命斗争精神。
在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实践队队员们跟着讲解员,在一件件展品、一段段叙述中,读懂了闽西的革命历史。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仿佛将师生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味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在邓子恢纪念馆,实践队队员们深入认识邓子恢这样一位农民的“贴心人”、农村改革的先驱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用一生践行“为人民”的初心。革命年代,他深耕根据地建设、土地改革,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种进乡土;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他的论著成为党的精神财富,更融入毛泽东思想的智慧长河。
青砖灰瓦间,时光仿佛停在1928年。推开后田暴动旧址的门,墙上的标语仍带着当年的温度。这里是福建最早农民武装暴动的发生地。当年,贫苦农民攥紧农具当武器,打响反抗压迫的第一枪。如今实践队队员们站在院中,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脚步声——那是农民走向解放的脚步,也是中国革命扎根大地的回响。
走出后田暴动旧址,闽西的风仍在耳畔回响。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带回的不仅是闽西的风、纪念馆的照片与故事,更是闽西大地上生长的精神:“以斗破冰”的勇气、“以民为天”的初心、“在实践中找答案”的务实、“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坚定。
[编辑: 陈巧恩]
[校对:王小磊 甘丽红 樊雨昕]
[审核:彭欢]